1、 产地概况
本周坑口市场价格整体保持平稳,部分区域出现回调。平稳地区主要是内蒙、山西,由于疫情管控依旧严格,公路铁路发运受限,停产减产现象依旧存在,目前主要兑现长协为主。而陕西地区疫情影响相对较小,神木在前期价格上涨较快背景下,拉运有观望等待迹象,价格出现向下调整。
此外,大秦线疫情影响仍在持续,目前运量数据对外封锁,但根据批车情况来看,日运量仅能保持在20-70万吨/天,距离前期要求保证80万吨/天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。
2、港口动态
在环渤海地区持续去库背景下,周初市场延续偏强状态,价格持续走高。但近一阶段下游采购持续低迷,对市场看涨情绪形成明显压制,港口贸易商普遍反应销售困难,部分降价出货。
库存方面,港口日均调入基本维持在110-140万吨/天的范围内,而调出虽有下降,除去恶劣天气导致的封航影响,基本保持在170-180万吨/天的水平。
截至10月27日,环渤海港口库存合计1838.8万吨,环比上周库存下降226.6万吨,同比往年偏高7.3万吨。
3、下游市场
随着工业用电由旺转淡,火电的淡季表现进一步凸显,近期日耗持续处于低位震荡,而电厂在长协保障下库存持续走高。
截止10月25日,沿海八省电厂日耗167.6万吨,同比偏高3.33%。内陆十七省电厂日耗308.9万吨,同比偏高0.88%。库存方面,沿海库存同比去年增加49.77%,内陆库存同比去年增加57.39%。
非电方面,虽然整体原料、燃料、成品库存偏低,但随着利润结构持续恶化,普遍对高价煤出现抵制情绪,生产、采购氛围偏淡。
4、前沿评析
目前“二十大”已经结束,相关政府部门也频频发声要求上游煤矿加快产能、产量释放,但疫情的存在依旧在严重限制上游的供应能力。从近期数据来看,产量及运能改善并不明显,市场走势趋于平缓主要是供需两弱态势下预期的博弈,在港口环节市场煤偏低背景下,行情连续性不强。
后市方面,依旧判断为整体偏强的走势:
(1)疫情对生产和运输的影响仍在持续,且有迹象显示影响还在加重。虽然电厂环节有长协保障,继续垒库节奏,但港口等中间环节的去库不容忽视。从25日上游发运情况来看,神华、中煤、同煤、伊泰等企业的发运量受到影响较小,但其他家份额从前期50%以上的份额下降至24.78%,市场煤流动性严重不足;
(2)今年保供以来,高低卡煤种结构的问题就客观存在于煤炭市场各环节,当前下游电厂虽然持续垒库,已经接近往年库存高点,日耗也因季节性因素开始与往年走平,但一旦季节性因素加强,电厂去库速度或快于往年,对高卡优质煤种的需求也将提前释放;
(3)目前国内大部分非电力行业仍处于负反馈过程当中,主动降负荷、放缓采购节奏屡见不鲜,但成品库存却多表现为大幅持续去化。这并不利于原料和燃料市场进一步走弱,甚至某种程度上是在为下一轮共振上行奠定结构性基础;
(4)冬季煤炭消费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季节性变化,虽然这个具有不确定性,但按照历年表现,10月下旬基本就是淡转旺的阶段。而供应相对清晰,目前就是受制于疫情,供应的恢复时间点和需求最弱阶段形成时间差越大,冬季供应压力越大,从这个角度来看,时间的推移对价格上行反而更有利,甚至直接决定今冬煤炭市场整体节奏;
短期产地和港口市场虽然有走弱迹象,但旺季近在眼前,后市支撑因素和上行驱动并不弱,一旦疫情缓解,我认为坑口和产地市场将出现分化,坑口在顶仓和滞销背景下会继续惯性下跌,而沿海市场会在首轮采购的集中爆发背景下出现明显推升,直至区域流动性恢复。
- 上一篇:煤炭市场周评:产地疫情持续扩散,市场短中期维持强势
- 下一篇:没有了